在规模化奶牛场中,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,在临床上,寄生虫病可造成产奶量下降、乳脂率低、产奶高峰期短、流产或不孕等,但其症状不明显,造成致病前期不易察觉,容易被忽视,奶牛场未建立科学的驱虫制度,往往造成奶牛寄生虫疾病,如不及时治疗和干预可引起奶牛营养不良、生长缓滞,甚至给整个奶牛群带来大面积传染性疾病,造成奶牛场严重损失或致命打击。因此奶牛驱虫工作是奶牛保健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。正确选择驱虫药和规范的驱虫方法,可降低牛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,提高牛群健康水平,为奶牛场正常运行做好保障。
1寄生虫的危害
1.1传播疾病 部分寄生虫本身就是某些疾病的传播媒介,奶牛焦虫病是通过硬蜱虫传播的,焦虫的中间宿主就是蜱,焦虫在蜱的身体内进行生长和繁殖,多发于夏季。另外,肝片形吸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,可传染人类。
1.2机械损伤 绦虫或蛔虫的寄生,主要是会引起奶牛肠道阻塞,严重的引起肠破裂,主要是寄生虫体用吸盘吸附肠壁,引起肠黏膜损伤。虫体爬行也会造成肠道损伤,甚至可造成组织坏死,直至死亡。
1.3 分泌毒素 寄生虫在牛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代谢产物、排泄物及一些特殊的分泌物(如酶类)等均会产生危害。如莫尼茨绦虫的毒素可影响血液的成分;肝片吸虫的分泌物副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有溶解作用;钩虫分泌的蛋白酶,蛔虫分泌的淀粉酶、蛋白酶、肽酶等对宿主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。寄生虫在宿主代谢产生的毒素会导致奶牛皮肤发痒,采食量下降,或会损伤肠黏膜,致使奶牛容易感染致病菌,甚至造成脱水死亡。
1.4吸取营养 大部分肠道寄生虫可直接吸取奶牛机体营养,严重时会导致贫血,发育受阻,降低生产性能,造成奶牛不孕或推迟配种期。
2寄生虫的预防
2.1 消除和控制传染源 污染的水和饲料饲喂奶牛;人工授精或采血时候,器械被污染,均可能造成奶牛寄生虫病。驱虫后的奶牛粪便不宜存放过久,里面会含有大量的虫卵和病原菌,所以驱虫后的奶牛粪便需进行无害化处理。可以采取堆积发酵的方法,在较短时间内防止病原扩散。
2.2 消杀传播媒介 消杀外界环境中寄生虫的虫卵、幼虫和成虫等,杀灭蚊蝇和老鼠等传播媒介。加强舍内卫生管理,及时清除圈舍中的饲料残屑和积粪,全面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。
2.3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,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,定时化验,定时检查。根据本地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,坚持 “防重于治”的原则,有计划地对牛群进行药物预防,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。因冬春季奶牛体表易受疥螨和牛虱等寄生虫的侵害,所以冬初要对奶牛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防病工作,做到六净,即用具净、圈舍净、饮水净、空气净、饲料净和牛体净。
3驱虫药物的选择
3.1安全 选择对虫体毒性大、对宿主毒性小的药物,安全是驱虫的首要考虑。
3.2高效 高效的抗寄生虫药物,应当能对成虫、幼虫,甚至虫卵都有较高的驱杀效果。在使用单剂一次投服时,其驱净率应在60%~70%及以上,这样才能使驱虫工作达到理想效果。
3.3广谱 奶牛寄生虫病大多数都是混合感染,特别是不同类别的混合感染,也是普遍存在的,如线虫和球虫一般在粪便化验中混合感染率较高。所以需要能驱杀多种不同类别虫体的药物,这样可免除使用多种药物、多次投药的麻烦及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。
3.4 物美价廉 驱虫药要剂量小,使用方便,便于集体驱虫使用。成本要低,毕竟牛场要考虑到经济核算的问题。
3.5适口性好 理想的驱虫药应既无味或无特殊异味,又能溶于水。使用时可将药物溶在水中或混入饲料中,使驱虫工作由强制投药改为自饮或自食,节约人力,提高工作效率。
4驱虫方法
4.1驱虫时间为常年,一般春秋两季驱虫,犊牛断奶后驱虫,北方牛场也有对干奶牛进行驱虫一次的,南方牛场因气候和由于饲料来源多元化,一般在5~7月之间会加一次驱虫,效果会更明显一些。
4.2皮下注射或口服,按牛体重用药,严格按照驱虫药使用说明进行用药,切勿过量,同时防止使用过多药物造成中毒,保证牛只安全。
4.3驱虫注意每次使用新的驱虫药物应选择安全正规厂家药物,驱虫前需要挑选干奶牛、后备牛各一头,分别按剂量用药,需观察至安全、有效、无明显副作用后,再进行大群投药驱虫。驱虫药一般选用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和多拉菌素等。